我国将物联网作为推进产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策略,在发展中落实物联网的应用,而渔业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信息化、智慧化的程度尤为重 要。开展物联网技术在渔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是实现生产经营过程的智能化控制、科学化管理、信息化服务、全程化追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水 产品产量、质量和安全性,提高渔农民收入水平和广大消费者健康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来看下物联网技术是如何巧妙地应用于农业养殖产业上的。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指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按照约定的协议,通过 信息传感设备,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传感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和数据的挖掘与融合技术等。
射频识别即RFID(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属于近程通信,与之相关的技术还有蓝牙技术等。RFID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过程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
传感技术同计算机 技术与通信技术一起被称为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则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和控制等要求,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网络和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是通过传感器的网络通信 技术来提供传送通道的。物联网的实现涉及到近程通讯技术和远程运输技术。近程通讯技术,包括RFID技术和蓝牙技术两种,是由以往的无接触式认证和互联网 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物联网关键技术,具有短距离连接的功能。远程通讯技术在物联网中,通常由机器到机器、机器到人,或是人到机器的途径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
数据的挖掘与融合技术,从物联网的感知层到应用层,各种信息的种类和数量都成倍增加,需要分析的数据量也成级数增加,同时还涉及到各种异构网络或多个系统之间数据的融合问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为了发现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却潜在有用的知识,而对大量的、不完全的数据进行选择、探索和建模的过程。数据融合(data fusion,DF),是对按时序获得的传感器的观测值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一定规则下自动分析、融合完成所需的决策和估计任务而进行的信息处理过程。
物联网技术在渔业上的应用
1、在水产养殖水质监控方面的应用
水质控制和水质管理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极重要的环节,水质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水产养殖的成败,从而关系到水产养殖业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水产养殖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基于智能传感、无线传感网、通信、智能处理与智能控制等物联网技术开发的,集水质环境参数在线采集、智能组网、 线传输、智能处理、预警信息发布、决策支持、远程与自动控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水产养殖物联网系统,使养殖户可以通过手机、PDA、计算机等信息终端,实时掌 握养殖水质环境信息,及时获取异常报警信息及水质预警信息,并可以根据水质监测结果,实时调整控制设备,实现水产养殖的科学养殖与管理,最终实现节能降 耗、绿色环保、增产增收的目标。
2.在水产品冷链物流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水产品冷 链物流的原材料采购、产品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能够对整个过程实施智能化监控。浙江舟山陆港物流有限公司针对目前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 健全,影响食品物流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且在物流过程中不能做到有序、有记录、发生问题能够追踪等现状,着力开发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产品冷链物流仓 储及供应链配送管理系统,实现了多级远程监控功能,对推进舟山建立智慧物流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技术储备,对推进舟 山建立智慧物流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现代物流产业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技术储备。
3.在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方面的应用
可追溯是指通过记录的标识,对某个实体历史、用途或者位置予以追踪的能力,即利用已有的、唯一对实体对应的记录标识,追溯产品的历史、应用情况、所在位 置或者类似产品、活动的能力。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主要是基于射频识别、条形码及温度传感等先进技术对水产的育苗、养殖、加工、物流、销售的全过程进行信 息化管理,实现了对水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信息的快速识别与溯源管理。
更多RF射频模块内容,敬请访问技卓芯官网www.jzxtx.com。